當代中國 > 科技 IN TOUCH

邁向「無人農場」 福建發佈人工智慧農業機器人

4 年前 / 0

福建首款人工智慧農業機器人正式在中國以色列示範農場開始全天候生產巡檢,人工智慧農業機器人從研發階段正式進入了實際應用階段。 未來的最終目標是「無人農場」,機器人深度參與農業生產過程,人力則參與進決策管理。此外,也可望逐步替代農民手工勞動,破解農村勞動力不足難題。

走向星辰大海 聯合國熱切關注中國太空發展

5 年前 / 0

即將在太空閃耀的中國太空站,會迎來首批來自17個國家的國際合作實驗專案;已經發射多顆衛星的北斗系統,正在為90多個國家提供導航等服務…… 正於維也納舉行的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第62屆會議上,中國的太空站和北斗系統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彰顯中國願與世界一起走向星辰大海,推動構建外空命運共同體。

中國太空站與國際合作 共同發展太空科學實驗

5 年前 / 0

航太事業的發展,有賴世界各國通力合作。未來太空站任務中,中國載人航太將在設備研製、空間應用、太空人培養、聯合飛行和航太醫學等多個方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分享中國載人航太發展成果。中國太空站將在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具備支持開展大規模多學科的空間科學研究、技術驗證和空間應用的獨特優勢。

快遞機器人正改變中國大陸物流業

5 年前 / 0

近期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的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京東第3.5代「智能配送機器人」亮相。該配送機器人不僅外表乖巧可愛,還充滿科技「內涵」。京東主要想用配送機器人解決配送「最後一公里」難題,機器人搭建多個鐳射雷達、攝像頭,能辨別紅綠燈、自動泊車、人臉識別。到達指定地點後,機器人會根據設定好的時間停靠,等待客戶取件,完成任務後自動返程。

中國大陸首次海上火箭發射成功 有利未來衛星發射

5 年前 / 0

2019年6月5日12時6分,中國大陸在黃海海域用長征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將技術試驗衛星捕風一號A、B星及五顆商業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試驗取得成功,這是中國大陸首次在海上實施運載火箭發射技術試驗。 運載火箭海上發射具有靈活性強、任務適應性好、發射經濟性優等特點,可靈活選擇發射點和落區,滿足各種軌道有效載荷發射需求,為「一帶一路」沿線提供更好的航太商業發射服務。

科技加持:大陸智能「食代」來臨!

5 年前 / 0

只需在螢幕上點一點,就能完成選桌、點菜、結賬等一系列流程。一個個造型可愛的機器人將美食送餐到桌,後廚空無一人只有巨大的機器臂膀不停地翻炒……已往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如今隨著大陸一家家智能餐廳的出現變為現實。

嫦娥四號成果發表 玉兔二號揭示月球物質

5 年前 / 0

玉兔二號月球車首次在月球背面「踩下的足印」,留在來自月球深部的月幔物質上。這為解答長期困擾科學家的月幔詳細物質構成問題提供了直接證據,可以幫助人類進一步認識月球的形成與演化。

長征5號失利的背後:2019年大陸航天工程6大任務

5 年前 / 0

新浪網刊登署名「深空探索者」的文章,回顧2016、2017年長征五號遙一、二火箭發射失敗的經過。首先是2016年發射的長征五號遙一火箭,儘管載荷進入了預定軌道,但火箭二級發動機YF-75D提前關機導致飛行異常,最後還是依靠「遠征二號」的補充燃燒才讓載荷順利入軌;2017年的長征五號遙二火箭則在發射升空幾分鐘後,由大陸央視宣布火箭飛行出現異常,任務失敗。從那以後的一年半時間直到現在,長征五號再也沒有發射。

一帶一路上的智慧型創新

5 年前 / 0

古絲綢之路,人類歷史上文明交流的耀眼舞台。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曾從這裡走向世界,對世界科技交流與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當代的「一帶一路」,中國與沿線國家建立起涵蓋農業、生命科學、資訊技術、環保等領域的合作關係,共同走上一條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

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產子

5 年前 / 0

1987年,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出生了。今年,31歲的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在自然受孕39周後,於4月15日上午8時34分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產下一子。「試管嬰兒二代寶寶」的誕生,具有里程碑意義,有力證明了中國輔助生殖技術的安全性,通過這項技術生育出來的女孩子,能夠正常生育後代。

第 19 頁,共 21 頁